Category: 個人理財
對於很多初創企業, 或者像我這類自僱人士, 開設商業登記後, 便要開立公司銀行帳戶。我已經有中銀的公司戶口多年, 但想在匯豐開多一個公司戶口, 處理客戶款項較方便, 所以月初時便透過匯豐的手機 App 申請開戶。 在手機 App 登記輸入所有資料後, 包括公司資料及東主資料等, 還要準備公司的商業登記證及東主的身份證, 會在登記時掃瞄上傳, 最後要用轉數快繳付開戶口費, 對, 開戶口要收費, 每間銀行的收費不等, 匯豐的本地公司收費是 $1300 港元。 這次開立公司戶口比較簡單, 因為我已經有一個銀行戶口, 有實質業務往來, 但如果是第一次開公司戶口, 便比較麻煩, 因為要證明公司有實質業務, 但如果沒有公司戶口, …
很多人都會透過購買基金投資, 購買基金的好處還是經紀經常提到的: 分散風險、有專人管理投資的股票、可以購買其他地區股票等。 我沒有買及供基金的原因是覺得基金收費很貴, 那麼到底有多貴, 先看看一般基金的收費模式。 一般上基金有認購費、管理費及贖回費, 先不計認購費及贖回費, 因為買股票同樣要比經紀佣金, 現在只計管理費那部份。 管理費是以年費收取, 作為管理基金及基金運作的開支, 通常投資者不會察覺有支付這筆費用, 因為基金的淨值中已經反映了這個費用, 一般股票基金收費為 1.5% 至 2.5% 不等。 這 1.5% 至 2.5% 看上去不多, 但轉換為實際數字便有所不同了, 假基投資基金 100,000 元, 每年管理費為 …
我的月供股票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, 除了自己的儲蓄計劃外, 一對仔女的教育基金也是以月供股票的方法儲。我只是一個普通市民, 選股能力沒有什麼過人之處, 所以不論我自己及仔女的組合都有加入盈富基金 (2800), 買盈富基金就等同於買入恆生指數。可能你會覺得我這樣好悶, 但我寧願好悶地賺少少, 好過好刺激地輸錢。 買盈富基金其中一個好處是不用浪費精神時間選股, 也不怕選錯股票, 可以每日繼續專心工作、生活, 而股神畢菲特也多次建議一般散戶投資者, 如果不懂選股及沒有時間研究投資, 買入收費低廉的指數基金是很好的做法。 要計長期投資回報, 很多報紙都會只計股價或點數, 我不明白為何經常沒有連同股息一拼計算, 而且如果將收到的股息再投入月供計劃, 這樣回報率與單單計算股價有很大的分別的。 至於不買基金的理由, 原因是收費貴, 那怕是 1% 或者 0.5% 的分別, 長期下來對回報有著很大的影響。另一個原則是, 如果我不能在眾多股票中選出好股票, …
因應不同的理財目標, 很多人都會制定每月個人預算開支, 一般常用方法是每月先儲蓄一定比例的收入, 其他的收入可以照常使用。 The 50/15/5 Guide: A simple approach to budgeting 今天看到這個 50/15/5 法則, 方法大致是將收入分成以下幾分: 50% – 用作必要日常開支, 例如租金, 膳食費, 保險開支, 交通費, 水電費用等。 15% – 為退休所作的儲蓄。 5% – …
月供股票的目的是以平均價買入股票, 雖然不會在最低位買入, 但相對地也避免了高位買入的風險。我覺得月供股票很適合年輕人 (我不老, 還很年輕的 🙂 ), 因為年輕人有的是時間, 可以用時間攤長拉低風險, 而且入場門檻低, 就當每個月儲小小, 過一段時間後, 可能單是股息收入, 也是一筆可觀的被動收入。 因為長時間供款的關係, 所以手續費更加重要, 所謂小數怕長計, 以下是幾間主要銀行的月供股票收費, 而我自己開始了月供股票大概七至八年, 一直用中銀 中銀香港: 收費: 0.25% 最低收費: $50 每月最低供款: $1,000 備注: 豁免保管費及代收股息收費, …
現在很多人也會買基金,因為買基金的好處是可以以月供形式投資,不用一開始就投入大筆資金,而且有專業人士替自己效勞,像我這類對股票不熟悉的初哥是很好的選擇。今晚有點時間,用 PHP + Ajax 寫了這個小程式,用作計算基金投資回報。 其實拿來計算複利息也可以,只要將本金輸入到 "首期投資額",並在 "每月投資額" 維持在 0 即可計算。 投資年期: 年 預期每年投資回報: % 首期投資額: 每月投資額: 總投資回報: